央广网广州5月8日消息(记者周羽 通讯员薛冰妮高龙朱璐诗)“好,管子去了。”“呼吸机正常、监护仪正常……”近日,在广州珠江畔一块空地上,50多顶白色帐篷内的手术室,主刀医生孙鸿涛和麻醉医生周代伟等正在进行一场特殊手术。
这场手术的特殊性在于,手术台上是一只近百斤的西藏香猪。这只猪是一个模特,模拟灾难发生时有人发生肢体多发伤、四肢骨折。医生们为它进行了麻醉、插管,做了腹部探查,给它左腿做了截肢手术。
这场手术顺利完成,检验这家帐篷医院的实战能力。“实践证明,我们的手术室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其他的流程也经受了检验。”43岁的周代伟主任医师已经当了8年的应急医疗队队员,信心满满。
懂行的人都知道,在野外,要让呼吸机正常运作并不是特别容易。因为它需要制氧机。医用制氧机2-3吨,是个庞然大物。医院联合厂家研发了便携式制氧机,小巧能用,让呼吸机正常工作,能真正“救命”。现在很多应急队用的制氧机是家用的,真正若有突发灾难,这些家用制氧机只是花拳绣腿摆设而已。
这是一家能起飞的帐篷医院。以这台制氧机为例,它只有200公斤重,可以航空运输。广东这家超燃开挂的帐篷医院已经被WHO的相中了。5月8-9日,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迎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认证评估。5月8日,记者提前探秘这一家先进的帐篷医院。
在广州珠江南畔石榴岗一片空地上,50多顶印着中国卫生的帐篷有规律排列起来,主要的帐篷互相联通。
一旦患者到达这家帐篷医院,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吹风淋雨,更关键的是,里面有便携式空调,非常凉快,一点都不热。在中间的帐篷里分设了分诊台、急救室、内科儿科、心电B超、妇产科、放射室、药房、手术室、手术准备区、复苏室、病房、灭菌消毒室、指挥工作室等等功能区。散布在周边的帐篷包括了隔离病房、厕所、医疗废物区、餐厅、住宿帐篷等。
不少医生或许对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凸显的众多问题记忆犹新。在灾难发生时,陆路交通往往中断,深入到灾区一线只能徒步轻装上阵,后方也难以知道前方情况。如今,这家帐篷医院解决了这一难题。医疗队为队员配备了单兵作战系统,戴在头上的单兵视频装置能让后方指挥中心实时看到现场场景,实现前方与后方的语音、视频的双向传输。更重要的是,当队员发现伤员后,手持电子检伤的终端手机,就能立即录入伤员的信息。
医疗队总队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院长现场展示系统的运作。队员先给伤员的手腕带上腕带,这个腕带里暗藏着一张芯片伤情识别卡。急救队员通过手持终端“嘀”一声激活芯片,可录入伤员的姓名、性别、受伤部位等基础信息。电子检伤一体化系统还可以语音输入,可以给伤口拍照、拍摄视频上传到指挥平台。
“这样可以保留原始的受伤资料,为后续的处理提供支持。”田军章介绍,这张伤情识别卡戴在伤员的手腕上,相当于伤员的住院号,也是伤员在整个帐篷医院接受的各类检查、治疗的唯一“身份证”。这些伤情都会完整保存起来,并同步到指挥平台。指挥平台对每位伤员的情况也一目了然。
很多朋友都知道,《太阳的后裔》里扮演医生的宋慧乔为伤员带上了红、黄、绿、黑等4种不一样的颜色的识别卡。根据伤情的轻重,依先后顺序进行医疗急救和转运后送,以利于有限的现场救援人力与资源。这一系统的启用告别了过去只有纸质检伤分类的历史,体现了救援分诊的智能化、信息化,解决了检伤分类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接到命令之后,大家想象队员从各个方向集结。在这家医院,连队伍集结都已经模块化、智能化。副总队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李观明介绍,医院研发软件,建立了预制模块库。一旦接到命令,会根据当时的灾难相关疾病多发情况,从队员里调出相应的人员。
比如地震,出现骨折、颅脑损伤较多病人,因此地震模块中设置了相应的骨科医生。再如水灾,会侧重选择皮肤科、呼吸科等医生进入救援队伍。
不单是队员调度智能化,这家帐篷医院的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电脑大管家——急救医疗云平台(设备与物资的管理也是高度智能化)。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连万民介绍,在帐篷医院的每一台设备在待命时状态是不是正常、所在位置、数量平台上都能显示,同时设备物资从应急设备物资仓库出库、入库都通过RFID技术自动感应实现。
这一设备物资管理系统为指挥人员及时、准确、详细的掌握救援设备与物资的存放位置、状态、数量,实现对设备与物资“进、出、用”各环节进行管理。
在过往的救援中,不少重伤员在转送过程就危在旦夕了。医院研发了小型的伤员生命体征监护仪,重量小于2公斤,在救援中医护人能贴身携带。更重要的是这一台监护仪可联网,跟后方的指挥平台相连,实时传送数据。这种远程移动一体化生命体征采集终端可以对伤员的心电、呼吸、体温、血氧、血压、脉搏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在帐篷医院指挥中心,田军章打开急救医疗云平台系统,在上面所有的队员的位置、前方救援情况,每一位伤员的情况、设备设施情况等都一目了然。急救医疗云平台涵盖了现场勘察系统、资源管理系统、急救救治系统、远程诊断系统、伤员转运系统和电子检伤系统。
如果说智能化已经让这家帐篷医院比肩国际一流救援水准,那么这家帐篷医院的救援理念已经走在前列了。
在帐篷医院,记者发现,急救室的病床旁边的洗手盆下面有几个白色的罐子,专门用来接水。过去,救援中,医疗废水往往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但是在这里,医疗污水是专门收集起来,经过专门的净水设备消毒、净化后,达标合格后才能排放到环境中。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设备科高级工程师孙嘉增介绍,这台医疗废水处理机24小时处理废水能力最大12000L,如果这台设备故障,则可以用沉淀+化学消毒。在这里还有一台水质监测设备定时监测污水排放。
不单是医疗废水,在帐篷医院,所有的医疗垃圾、排泄物等都是分类收集,规范处理。医疗废物用专用容器收集,密封包装运送。传染病病人排泄物单独收集并且经过消毒处理。
田军章介绍,过去救援中侧重于救命,别的环节不够重视。但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应急医疗队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组建,因此按照国际标准注重全环节的规范。“我们从单纯的只讲究抢救,转变为全流程的救援规范,而且更强调在救援中做到环境友好。”在帐篷医院,建立了434个标准操作流程,大到帐篷医院部署启动,细到帐篷诊室物品摆放、临床操作的步骤都有规范。
此外,该院应急医疗队注重灾后居民创伤后的康复。专门配置康复治疗师利用中医手法复位、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缓解病人疼痛,提高病人功能障碍的康复,协助残障病人尽快恢复。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江津区获悉,自今年1月,该区设立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基金以来,已发放43万,救助244人次。
美国是一个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的发达国家,有许多政府福利项目,包括医疗、救济、孕妇幼儿营养补助,老人照顾、粮食券、失业金等项目,为提供了保障。
东航与上海医师志愿者联盟今天签署共建合作协议,真正开始启动东航“空中医疗专家”项目。东航由此组建起了一支首批120余人的空中医疗专家队伍,加强完善空中应急救援服务体系,更高效、更加专业开展空中旅客突发疾病紧急救助工作。该项目是我国航空业内提升旅客紧急救助水平的首创,也是东航一直以来以旅客生命为重、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再次呈现。